当前位置:

第27章手抖动起来

书友上传Ctrl+D 收藏本站

但令狐前辈天赋异禀,所以才学得了那些无敌的武功,后来华山虽然拥有了独孤九剑,可向两位先贤一般学成的人也就没有了。后人都仅仅从上面悟出适合自己的剑法,大部分华山弟子有了这些招式,又渐渐的转向剑宗,尊风清扬为祖师。

 虽然经过这几百年的发展,华山武学已经渐渐做到了剑气兼顾,也成了武林泰斗,但与那个时代不可同日而语也一直就是各代掌门心中永远的痛,很多人是死不瞑目。说完这些密辛的穆人清对着弟子道:“找到一个能够修炼本门神剑的弟子,是几百年来华山所有掌门的最大职责,可是好几百年却苦苦地没有找到。

 我听秋山说过你使用毒药的本事,已经到了无影无形的境地了,而最难能可贵的是,凭借你父亲所留下的一本书,就可以解开江湖之中的不解之毒,这样悟性之人真是千年难见啊!

 也是因为你自己的悟性,我才会将你收你弟子,传承本门的独孤九剑。你的大师哥和二师哥在剑法一道是狗屁不通,却反而舍本逐末苦苦学习别的功夫,真是两个笨蛋。”说到后来,更是对弟子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愤慨,也骂起了两个弟子,也将还跪在地上的弟子扶了起来。听到这里,袁承志也明白了两位师哥不学习师傅的剑法的原因,是本门剑法太高深了,一般人根本就无法入门。

 他心中也对两位师哥有一些佩服:明知道自己不可能将独孤九剑练成,干脆就放弃了剑法的修炼。这样懂得取舍的人真是两个聪明人啊!***

 当穆人清将一篇独孤九剑第一招“总诀式”长达3000余字的心法总纲完整背诵出来之后,就考教弟子能够记得多少的时候,脸色连续地变了两下,第一下是惊诧,第二下是高兴,然后将袁承志抱到了怀里,说道:“真是天赐我如此麟儿啊!

 承志一遍就将这样拗口而且内容不连贯的总纲记全了,真不愧是圣手书生的孩子啊!博闻强记当世第一。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。千里马常有,而伯乐不常有。故虽有名马,只辱于奴隶人之手,骈死于槽枥之间,不以千里称也。”

 高兴之下,他也将自己当成了伯乐。袁承志另一世的记忆中神雕三步曲之中的高深内功不少,更有着内功顶峰的九阴九阳两部秘籍的全篇,也许是受到了本体的影响,他最喜欢的武器也是剑,可记忆之中刚好缺少绝世剑法,所以他也迟迟没有选择高深神功练习,而等待着机会到达华山,找到这个时期剑法的颠峰之作金蛇剑法。

 没有想到的是,在这个时代华山还有完整的独孤九剑,并且自己父亲更是与自己师傅同时代,切是武林之中的一个显赫人物,也明白了小说《碧血剑》仅仅描绘了这个时代的一个小小的角落,还有很多发生过的事情没有被记载下来,他也对将来的江湖充满了期待。

 “圣手书生”原来自己父亲在江湖之上还有这样一个雅号啊!他的记忆也很厉害啊!难怪自己从小就被父亲强迫读书,在六年时间内就读完了父亲几十年时间读过的所有书,原来自己继承了父亲这样的优点,他心中对神秘的父亲敬佩不已,知道师傅是害怕自己知道了那些事情,不能够安心地练习武功,也没有开口询问,仅仅是无奈地收回神思,仔细倾听起师傅教导自己剑法。

 “独孤九剑是一位叫做独孤求败的人所创造,就是凭借这中“料敌机先”在别人出招之前就出手的剑法,他无敌于天下,毕生想求一败而不可得最终寂寞而死。

 剑法一旦施展出来有进无退,招招都是攻招,攻敌之不得不守。第一招“总诀式”内容你已经记住,我相信凭借你的天赋,在三几个月时间也就可以融会贯通。第二招是“破剑式”用以破解普天下各门各派的剑法。

 第三招“破刀式”用以破解单刀、双刀、柳叶刀、鬼头刀、大砍刀、斩马刀等种种刀法。“破刀式”讲究以轻御重,以快制慢。“破枪式”包括破解长枪、大戟、蛇矛、齐眉棍、狼牙棒、白蜡杆、禅杖、方便铲种种长兵刃之法。

 “破鞭式”破的是钢鞭、铁锏、点穴橛、拐子、峨眉刺、匕首、板斧、铁牌、八角槌、铁锥等等短兵刃“破索式”破的是长索、软鞭、三节棍、链子枪、铁链、渔网、飞锤流星等等软兵刃。

 “破掌式”破的是拳脚指掌上的功夫。对方既敢以空手来斗自己利剑,武功上自有极高造诣,手中有无兵器,相差已是极微。天下的拳法、腿法、指法、掌法繁复无比,这一剑“破掌式”将长拳短打、擒拿点穴、魔爪虎爪、铁砂神掌,诸般拳脚功夫尽数包括在内。

 “破箭式”这个“箭”字,则总罗诸般暗器,练这一剑时,须得先学听风辨器之术,不但要能以一柄长剑击开敌人发射来的种种暗器,还须借力反打,以敌人射来的暗器反射伤敌。第九招“破气式”只是传以口诀和修习之法,此式是为对付身具上乘内功的敌人而用,神而明之,存乎一心。

 独孤九剑虽只一剑一式,却是变化无穷,学到后来,前后式融会贯通,更是威力大增。最后这三招更是难学,我也没有学成。”他说到高兴之处,还拿起身边的剑舞了起来。

 让面前两人只感到一阵子眼花缭乱的剑光在面前跃动,没有看清楚一招一式。然后,他又对利用各种武器慢慢地教起了弟子的具体招式。这样一招一式地练了两个月时间,袁承志已经掌握了本门招式,可还是一边练着,一边体会着九剑秘诀。

 穆人清走到他身边,口中说道:“好,使完那招‘白虹贯日’,剑顺势拖下,别出心裁,长剑一勒,自然而然的便使出‘有凤来仪’,不等剑招变老,就转“金雁横空’。长剑头顶划过,一勾一挑,轻轻巧巧的变为“截手式”转折之际,天衣无缝。

 你已经体会到了剑术之道…行云流水,任意所至。真是好极了。”说完之后,他率先鼓起了掌。

 袁承志感觉到神清气爽,内力也有一些提深,收剑站到一旁,等待着师傅的吩咐。教导有这样的弟子,穆人清感觉无比的幸福和轻松,自己最多将招式比画两遍,他就能够举一反三,融会贯通,现在自己才将本门的招式传完,他使用出各种招式就已经有了“意”的境界了,也高兴地开口说到:“只有‘招’而不存‘意’的九剑也不算上真正的九剑,如果不通晓剑意,剑诀的种种变式只不过是标准公式而已。

 几百年来,本门无数前辈就停滞在这种境界。无招和独孤九剑招式互相补充配合,才是形神兼具的九剑,也才能收克敌制胜之效。

 等到你真正通晓了这九剑的剑意,则无所施而不可,便是将全部变化尽数忘记,也不相干,临敌之际,更是忘记得越干净彻接下来。

 将华山剑法一招一式固有的套路动作拆开使它不存任何招数,再自由组合套路形成浑成一体的招式使出来:各招浑成。

 这都是活学活使,只是第一步。要做到出手无招,那才真是踏入了高手的境界。真正的无招是没有痕迹可以寻找的,别人怎么可以破去你的进攻呢?”

 悟性超常的袁承志听了之后,点头明白。心中想着师傅的教诲,手中重新使用出了剑招,对剑“意”琢磨到了更多。

 ***袁承志在华山上面勤学武功,只觉得时间过得飞快,一晃一年时间就过去了。一天,穆人清将他叫到身前,交给了他两本陈旧的书册,说道“打开看看,都是两本什么书?”

 一翻开扉页,袁承志“啊…”地叫了起来,手也抖动起来,原来是两本完整的秘籍,易筋经和九阴真经。
  • 背景: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
  • 字号:   默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