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

第211章故称纯陽老祖

fanraofeiCtrl+D 收藏本站

马灵耀怒道:“小娃子尽说大话,待我拿了你再说。”言罢,手上劲道加大了几分。金咤笑道:“你就这个本事,还敢胡吹乱诳!

 杀了你,没来的有辱我的威名,你还是逃命去吧。还有这是我爹放你一马的。”马灵耀深深地吸了口清新之气,转眼便看到一位身穿元帅大袍的威武男子领着一众天兵立于前方。

 马灵耀顿时明白了事情的经过,慌忙下跪道:“弟子拜见翊圣保德储庆大帝。”真君道:“你这个畜生,有何能耐,竟敢打太子、烧瑶池离宫、反天宫。今日被我拿住,尚有何话说?”

 马灵耀大哭道:“弟子不知好歹,闯下浩天大祸!万望大帝慈悲,放弟子一条生路。”真君言道:“也罢!你若肯改邪归正,我自然会相助于你。此有一颗药丸,你吞了下次,若是再起反意,我念动咒语,你便会即刻身亡。”

 马灵耀接过药丸吞下肚子,跪拜道:“弟子绝不敢再起歹心。”真君笑道:“如此最好!你为火之灵,可过此大山转往南方去,南方丙丁火,正好助你逃命。”

 马灵耀谢过翊圣保德储庆真君大恩,过得前方大山,复往南方逃去。翊圣保德储庆真君看到马灵耀依言潜逃,脸上微微一笑,领着众仙兵就往天界而去。

 马灵耀如丧家之犬般逃命,惶恐不得安日。转往南方之后,马灵耀果然未见有伏兵拦截,心下庆喜不已,但一想到自己今日落魄至斯,又很是悲伤。

 经过这一连串打击之后,马灵耀现在再没有以前那夜郎自大之心,人也变得疑神疑鬼,一有风吹草动立马落荒而逃。

 马灵耀就这样浑浑噩噩地走了些日子,待得他头脑有些清醒时,却是发现自己行到了南瞻部洲边界。这南瞻部洲是个鱼蛇混杂之地,各路妖怪占山为王,各门大教宣扬妙法,仙佛都有。

 南瞻部洲相对其它三洲来说,平原、水域更多,这里居住的人类也就多了些。这里礼佛信道的人都有,人类国家林立,彼此之间因为信仰不同,从而导致教派纷争不断。马灵耀既然来到了此处,便也不再念想着避难西牛贺州,欲安心在此潜修苦练。

 但是马灵耀一时彷徨,不知在何处落脚才好,刚好见得前面有一座寺庙,便进去问那主持寻个地方借住一宿,以便想好来日大计。也是马灵耀命该重归沙门,得享天庭仙俸香火,这住持却是佛门一尊佛陀,今受西方接引圣人之命前来点化于他。

 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座下有一尊佛陀,名号火炎王光佛,乃是中界离火之精得道。当年接引与准提在西方荒漠之地立下大教,广纳三界红尘来客,讲授寂灭菩提。这个离火之精闻听西方大名,不远万里迢迢赶赴极乐,拜入圣人门下。

 离火之精得接引剃度,成就火炎王光佛。接引察视到马灵耀一脸落魄之相,低颂一声佛号,对火炎王光佛道:“那华光乃释迦牟尼佛架前灵灯成精,与你有师徒师徒之缘,你可去点化于他,渡进佛门。”

 火炎王光佛闻言,大喜道:“南无阿弥陀佛!我佛慈悲!”他却是欣喜自己终于找到一个可以传自己道统的门人。火炎王光佛来到南瞻部洲化作一个寺庙住持,等待马灵耀的到来。

 马灵耀刚上寺前敲门,便有寺僧开门,引他前去拜见住持。马灵耀进得寺门,便见那住持微笑地看着自己,华光见住持浑身佛光缭绕,天眼睁开仔细一瞧,即发现这是佛门一尊佛陀所化。华光不敢怠慢,赶忙施礼道:“原来是西方圣僧到来,华光有礼了。”

 火炎王光佛笑道:“你却是有些道行,能看穿我的变术。我乃是极乐世界火炎王光佛,与你有一世师徒之缘,特来渡化于你。你深有慧根,可以传我道统,不知你意下如何?”

 马灵耀答道:“弟子自是愿意在座下侍奉老师,聆听教导。奈何我反了上界,天庭正在遣兵调将捉拿我归案,我若是居住此处,恐怕会连累老师受难。”

 火炎王光佛道:“此不用你担心,你若依我之意行事,我自可让那天庭既往不咎,保你官复原职。”马灵耀喜道:“如此,全凭老师做主。”

 当下,火炎王光佛收得马灵耀为徒,日日讲授佛法,而释迦牟尼在马灵耀向南瞻部洲行去的时候,自己也动身前往天曹,拜见那玉皇玄穹高上大帝君。

 天庭斗牛宫昊天上帝居所,昊天上帝正迎接前来做客的释迦牟尼佛,有仙童奉上香茗,两人客气地言谈着。

 昊天上帝自然知道释迦牟尼所谓何来,但昊天上帝不想点破释迦牟尼的来意,那个先出口,所得的好处也就少了,只是和他海阔天空地扯谈。

 释迦牟尼也是个沉得主气之人,不想就此详谈正经之事。于是两人论道、说法、谈经,一时宾客详谈甚欢。

 过了好几个时辰,释迦牟尼终于开口道:“和昊天上帝论证道法,贫僧受益匪浅,很是高兴,然而贫僧此次专程前来,并不是为了和昊天上帝谈经说法,乃是有要事和上帝相商。今天在此,还请昊天上帝给我一个答复。”

 昊天上帝沉言不语,似在考虑释迦牟尼之话意。释迦牟尼见昊天上帝沉默不作回复,便又下猛药道:“上帝与贫僧在众仙神佛眼中地位尊崇无比,但你我具知自家事,看似风光,实是圣人棋子,只不过是比较重要的棋子罢了。”

 昊天上帝长吁一口气道:“佛祖不用多言,昊天上帝也不是糊涂之人,自然明白事情轻重。道兄贵为一方佛祖,量劫过后必为万佛之祖,证道有望。朕虽然名为六御之首、三界天帝之尊,却是上有玉清圣人、通天教主掣肘,下有其他大帝对中央仙宫之位虎视眈眈,又有瑶池金母分去权柄,朕根本就无法号令三界仙神。”

 昊天上帝缓了一下,又道:“华光为小乘佛教弟子,又曾听妙乐天尊讲过大法,也算玄门一脉传承。今得佛祖前来说情,朕也就不再计较他所犯下的罪过,仍让他官复原职。如此,华光身兼天庭、佛门两个职位,也可方便我们行事。”

 释迦牟尼当然是非常高兴,马灵耀只是打进天庭的一个契子,佛法东传才是重中之重。如今,有这仙界上帝刻意交好,那小乘佛教大法东传便方便多了,压力也少了许多。小乘佛教东传乃是佛门东侵的先锋,其后便是佛法广播东土,到时佛教便代替阐教成为人教正宗,那时候即使人教教主老子也无话可说。

 当然,释迦牟尼佛从中得到的好处也不在少数,佛法东传若能成功,他居功甚大,只怕到时天地间又会有一个功德成圣的圣人出现。

 释迦牟尼和昊天上帝相商良久,才乘兴回去灵山雷音寺娑婆净土。昊天上帝与释迦牟尼利益相交,两人那是皆大欢喜。

 不久,三界众生又得天庭传下法旨,言马灵耀对天庭曾有大功,上次虽然反下天曹也是情有可原,今日特赦马灵耀叛逆之罪,官复原职。这下三界哗然,那马灵耀打太子、烧瑶池宫、盗金枪都不治大罪,那怎样才算死罪?

 若以后大家都如此行事,昊天上帝要是重罚则显得不公,要是轻罚则会让三界大神通者尽行仿效,无论如何都是个弊端。

 这正是天庭失德的开始,三界大乱将起,马灵耀之事成为了导火线罢了。昊天上帝为了亲近小乘佛教,使驱虎吞狼之计,平衡天庭各派势力,行下这一步险旗,却是得不偿失。

 以后大家都不当天庭法规为事儿,使得天庭尽失威严,就是这次前因种下的苦果。诸葛流云一听到玉帝的御旨,便知玉帝所谋算为何,当即与女娲、后土说道:“昊天上帝也算是个人物,却是行事急躁了些,不曾计算过得失。

 三界大乱将起,因果纠缠,大劫不远了,而我们只要牢牢地把地府掌控在手中就已立于不败之地,其他在洪荒大陆上的另三个洲就让佛教、阐教、人教、截教四教去争去吧,我们蓬莱仙岛以及灵教绝不参加他们只见的争夺,反正我们有了地府以及一个巫妖生存的大洲。

 而且他们的弟子死去,还会来求我们帮忙欠下因果。我们只要暗中让四教实力平衡就可以了。”***

 在春秋战国时代,各教大力发展教众,扩张实力,扩张最快的是佛教,收得上千弟子,拥有万千信徒。其次是人教,就是造就后世著名的典故“八仙过海、各显神通”或“八仙过海、各凭本事”的主人公,老子收八仙为徒,八仙分别是铁拐李、汉钟离(钟离权)、张果老、蓝采和、何仙姑(何晓云)、吕洞宾、韩湘子、曹国舅(曹景休)。吕洞宾属于干金之象。干卦纯阳,故称纯阳老祖,所用宝剑亦曰纯阳剑。
  • 背景: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
  • 字号:   默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