宴毕,谢丕一行回房歇息,看到候在室内的美人,又是一番折磨。
这哪里是出使,分明是受罪!
最难消受“美人”恩,众人终于有了最深切的体会。
翌日,不顾挽留,谢丕严嵩执意启程。
临行前,告知足利氏,近有倭人骚扰明朝沿海,最好严加约束。
“如足利将军无法,我朝亦可出兵。”
倭国管不住,明朝就出手。
朱厚照以圣祖和太宗皇帝为榜样,处置起倭寇,不会有半点手软。蒸煮不至于,砍头是必须。
“是!”
倭人弯腰九十度,连连称是,言必定颁下条令,加以严惩。
“只要发现,必不轻饶!”
谢丕没有多言,动身离开。
待登上海船,严嵩言道:“谢郎中,倭人不可信。”
“我知。”谢丕点头,道,“今次出使,有锦衣卫打探消息,倭国结束二王分治,仍呈割据之态。诸大名拥兵自重,不服统辖,互相征伐,长久必生战乱。”
“一旦乱起,足利氏怕会被架空。”严嵩沉思半晌,道,“此事当禀报朝廷。”
对倭国目前的情况,两人都不乐观。
“倭人凶狠,且狼子野心,不得不防。”
倭国乱生,江浙福建沿海聚集的倭贼必会更多。提前防范,总比事后补救有用得多。
五月上旬,谢丕一行抵达石见,受到当地大名热情接待。
送出两匹绸缎,一套瓷器之后,谢丕避开,严嵩以“个人”身份,提出此行目的。
“上使要买山地?”
“正是。”严嵩道,“本官欲购木材,此地正合吾意。”
见对方迟疑,严嵩言只伐木十年,其后仍归属原主。
“如不放心,我等可以定契。”
真是伐木?
大名疑惑难消。
先是番商,后是明朝使臣,莫非山上有什么好东西?
无奈自身实力不强,周边对手虎视眈眈,实在没有太多时间给他考虑。况且,土地在他手中,明朝人不可能永远不走。只要增强实力,发现山中秘密,大可将其夺回!
“如阁下能履行承诺,提供兵器,这座山便交给阁下!”
“自然。”
严嵩颔首轻笑,没有漏看对方的表情变化。略微思量,便知打的是什么主意。
可笑!
心下暗自嗤笑,面上却未显分毫。
契书当场写下,第一批交付的长矛,将在六月中旬送到。
对方想要火器,被严嵩拒绝。还想纠缠,严嵩直接挥袖,作势要走。
“此地佳木,他处亦可寻。”
潜台词,买下石见山,为的是山中木材。如果石见大名不卖,周防、安芸、出云,哪里不能买。
严嵩的演技,未臻最高点,达到炉火纯青。但蒙几个倭人,实在是简单得不能再简单。
谈判的结果,严副使得偿所愿,大获全胜。
倭人被各种收拾,还要点头哈腰,捧着契纸,连声道谢。
看过契纸,谢丕挑起一边眉毛。
山买下,附近的土地也圈了不少?
“山中开矿,必惊动山下村民。如此以来,总能多出些保障。”
无论谢丕还是严嵩,都不认为能长久占据银矿。除非明朝派兵,攻下这片土地。
问题是,内阁六部定不会轻易点头。
倭贼作乱,斩杀即可,派兵远征实不可行。何况,穷山恶水,打下来有何用?
鞑靼才是明朝的心腹大患。如倭国,尚不被士大夫们放在眼里。
如是为了银矿,更不可行。
违反圣人之道,绝对不行!
想到种种可能,谢丕和严嵩都是摇头。
为今之计,只能尽快勘探矿脉,加紧开采。采出多少是多少,银矿石冶炼麻烦,直接装船,运回大明再行处置。
两人计定,当日便遣佛郎机人带路,寻到发现银矿石之地。以此为中心,同行工部官员四下勘察,很快发现矿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