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

地下情_第4章

媚骨Ctrl+D 收藏本站

  顾家是中京城里的大家族,经过战火的洗礼后,这个家族换了一个姓氏,还是继续存在于这个古城里,战争的时候顾家出过不少人力物力,建国后,顾家也是最先一批的优待家族,是现在遗留下来的古老贵族。

  顾珍萍是马背上出来的世家的女儿,骨子里带着直接硬气,做事从来都是干脆利落,她既然有了把孩子带走的念头,就不会把孩子留在这个地方。

  早些年顾珍萍还出洋留学,相貌出众,知书达理,和城里的这些世家小姐并不大一样。

  别人会觉得家里死了人晦气,她可不管这些迷信的话,听说了董娴的事,赶紧的就带人过来了。

  死去的董娴是顾珍萍的好姐妹,两个人的感情十分的好,顾珍萍那个跟在她屁股后面这么多年的小妹妹长大嫁人了,只不过一转眼人不在了,她心里也难过。

  “把孩子抱过来拜一下他的亲娘。”顾珍萍对身后的妇人说道。

  妇人抱着的孩子已经睡着了,她抱着孩子跪了三跪。

  顾珍萍伸手摸了一下孩子的脸,心里有些叹息。

  然后,她就带着人走了。

  老妇人看着被抱走了的小少爷,再看了一眼站在那里一动不动的先生,回去小房间里暗自落泪。

  大堂里贺万山站在那里站了一夜,心里想了很多,想的都是死去的妻子的样子,到差不多天亮的那一会,他才用一卷席子把灵堂放着的人抱了起来,让卫兵开了车子,带着遗体走了。

  这一天,西郊的坟场又多了一座新的墓碑,男人一直站在坟前,远远的站着两个卫兵,在太阳升起来的那一刻,阳光打在男人的后背,照在新的墓碑上面。

  

  第007章 三大派的雏形

  

  中京城风云变幻后的这一年,全国各地开始了新的改革,领导人带领着队伍进行国家的各项建设,国家在科技上落后了别人几十年,国富则民强,有志之士提出了新的国家建设方案,这个时期讨论的声音最大最热烈。

  每个国家都有守旧派和激进派,守旧派的人固守本分,不敢冒进,激进派的人力求改革,希望通过改革取得新的成就。

  中京城里的这批人,开始形成了早期的派别雏形,即是:左派,激进派,以陆家为首的政治人士,主张变革,学习新的知识和思想,想让这个国家通过改革变得富强。

  右派,守旧派,以苏家为首的政治人士,不敢贸然改变国家现有的形式,想着借鉴从前的知识和经验来建设国家,保守渐进。

  军部,中间派,以赵家为首的军人,把握这个国家的武器,战斗力,科技领域的最新的科研成果,不参与左右两派的争论,只执行国家的命令。

  新年的开始,中京城里的就处于一种热烈的讨论声中,按照现在的这种情形来看,自然的是左派的人在理论上取得成功,这个国家需要一批勇于提出建设的知识人才,希望通过这样的变革来改变这个国家的落后。

  陆家作为改革派里的佼佼者,在这个政坛上带着队伍突围,开始崭露头角。

  陆家是书香世家,祖上也有人当官。

  陆家现在的两代人都出国留过洋归来的人,在这个时代出国留过洋是一件十分稀罕的事,陆老爷子是早期跟着革命的人,后来跟着部队进了中京城,做了一官半职。

  陆嵩是留学归来的有志人士,因着陆老爷子的关系,他回来就顺利地进入了政坛,不过后来他也没让老爷子失望,趁势而起,带着陆家走到了一个高峰。

  他娶的妻子顾珍萍虽然是城里的世家小姐,但是妻子早期也是出国留洋的女大学生,两个人在一起话题也能凑在一起,结婚后生了个儿子。

  改革的这个时期,陆嵩很忙,他是领头人士,一步不慎的话,就会万劫不复。

  这一天早上他回家换衣服,回到家里有小婴儿哭的声音,就好奇地问了一句,“小周,怎么家里有婴儿哭的声音?”

  “回先生,是夫人昨天夜里出去抱回来的小孩。”管家的年纪比陆嵩还要小几岁,他在陆家也有些年了,对这个家里发生的事了如指掌。

  “哦,那就养着吧。”陆嵩随口说了一句,他赶时间,上楼换了衣服忙着就走了。

  

  第008章 听天命

  

  陆家是一座三层楼高的中西合璧的小洋楼,前后有独立的院子,现在这样的房子在中京城这个地方还看不出什么价值,再十年后,这种小房子在这里就是千金难买了。

  家里的陆老先生老爷子还年轻,才五十来岁,膝下只有一个儿子,还是他前妻生的,这个儿子就是陆嵩,现在是改革派里的领军人物。

  老爷子的前妻死得早,后来又娶了一个妻子,比他小了十来岁,后来娶的这一位夫人才四十岁多点,打扮起来比实际年纪还要小一点。

  年前陆老爷子带着夫人跟着上面的人出国考察了,连新年都没回来。陆嵩最近公务繁忙也不太在家,家里只剩下顾珍萍,带着个几岁大的儿子在家。

  现在家里还多了一个前天夜里抱回来的小婴儿,就养在一楼侧面的房间里。

  小孩昨天抱回来没多久就发起了高烧,家里有养孩子经验的妇人一直照看着孩子,连夜去请了先生过来诊断,用了最原始的方子降温,也不敢乱用药物。

  先生当时叹了一口气,说了一句,“这个孩子能不能养活,就听天命了。”

  现在的人还是信天命的,在这个战争饥荒的年代里,早夭的孩子实在是太多了,死的人也多,见多了死人,人们对待死亡的心态也放宽了。

  “您一定要救救这个孩子啊,请您一定要救活他啊。”顾珍萍听着心里难过,也不知道怎么办,那一瞬间她的眼睛就红了,眼泪差点掉了下来。

  想起那个已经才去世没几天的女人,如果这个孩子也跟着走了的话,她也不知道怎么对得起九泉之下的姐妹。

  连夜去雇了奶妈子过来,这一会小婴儿连奶都不会吸了,发出来的哭声也微小,后来还是把挤出来的奶汁放到小碗里,一勺一勺地喂给小孩吃。

  襁褓里裹着的小孩才出生没几天,瘦瘦小小的看起来一巴掌大点,全身红彤彤的,这一会还发着高烧,也不知道能不能活到天亮,有人忍不住心酸的就掉了眼泪。

  屋子里的几个人这一看着就是一整夜,有人实在顶不住了就去趴着睡了一小会,起来再换人看着孩子。

  “夫人,您去休息一会吧,这里有我们就好了。”守在一旁的吕红袖看着一直坐在那里守着的夫人,有些心疼地说道。

  她是跟在顾珍萍身边多年的人,自然的是知道心疼他们的夫人。

  顾珍萍摇了摇头,坐在椅子上没有动。

  这个夜晚对他们来说是那么的漫长,哭累了的小婴儿吃饱就睡着了,请来的先生一整晚的也都没睡,一直在照看着孩子,夜里醒来几次挤奶的奶妈子,还有旁边看着的还有两个年轻的妇人,和他们的陆夫人顾珍萍。

  • 背景: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
  • 字号:   默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