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

第110章又不太热闹了

迷男Ctrl+D 收藏本站

当下把床上那十几只小瓶小罐一股脑装进藤箱里,背在身上,继续寻找出路。转过一面青砖壁,突见那边有一扇小铁门,宝玉大喜,忙奔过去推拉,却是纹丝不动,再去细看周围,瞧见旁边凹处藏着一支黑黝黝的铁机括,试着用手一扳。

 只听扎扎声响,那扇门便缓缓往一边退开了。宝玉探头出去,外面漆黑一片,不能见物,又转回取了壁上的火把,这才走出去,行了数十步,再以同样的方法打开另一扇铁门,路已开始斜斜往上,周围墙壁也越来越显干燥,不禁心喜:“此道定是出路无疑了。”

 经过极长的一段甬道,面前又遇一扇铁门,只比下边的那两扇要宽阔许多,寻着机括打开,刚刚走出,便听背后扎扎声响,宝玉回头瞧去,见那门竟在缓缓关上,心中讶异:“这扇门怎会自个关闭?古怪古怪。”

 待门完全关上,他才瞧清楚外面是一色的白壁,上前仔细瞧看,竟然不见丝毫缝隙,续在周围搜寻,也没能找到任何开展门的机括。宝玉用手敲敲那壁,只听声音实在,更觉不可思议,若非刚刚才从里边出来,简直不能相信前面还藏着一扇秘门,仿佛为了证明自已曾经到此一游,便拔出腰间的圣莲令,在粉壁上划了个圆圈,这才转身继续前行。

 转过十几间房子,但见四处皆是蛛网厚尘,空无一人,心中纳闷非常:“这到底是什么地方呢?都中可谓寸地寸金,怎会让这么多房子虚置?”

 直到出了中门外,立在坍墀上回首一瞧,看见门楣上歪斜着一只大匾,书着“三朝元司”四个大字,这才恍然大悟,许多疑惑刹那间都解开了:“原来是被朝庭封掉的前大内司库府,难怪会有这么多空房子,都中私下皆传此处藏有秘密宝库,尚未被官中发现,不想我却亲自探历了一回。”

 此时天际已朦朦发亮,一阵清爽的晨风迎面拂来,顿觉心旷神怡,想起昨夜的惊险奇遇,宛若大梦了一回。

 宝玉施展轻功一路飞奔,到了荣国府外,寻人稀处跃墙而入,先悄悄溜去凤姐儿后院的小木屋里,把那圣莲令与藤箱塞入床底,出来复锁好门,这才匆匆赶回自已的院子。

 袭人整整担心了一晚,负气躺在床上不肯起来,倒是晴雯听见动静,迷迷糊糊地起来帮他更衣,叹道:“我的小爷,再这么胡闹下去,只怕日后谁都不理睬你了。”宝玉笑嘻嘻道:“别人都忍心,只怕你却不能。”

 晴雯俏脸一红,啐道:“我怎不能?我比别人还狠心哩。”碰到他身上,不由一怔,低声道:“掉水里啦,怎么衣裳都是潮的?”

 宝玉笑道:“你真聪明呢,一猜就着。”晴雯哪里信他真的掉进水里,只道宝玉胡言乱语,咕哝道:“你还顽皮,小心叫她知道了,又要给你脸色瞧。”

 把湿衣都丢在一旁,又跪下去帮他除靴子。宝玉忽想起贾蓉给他的春风酥,忙捡起衣服,从袖里取出那只绣着绿牡丹的荷包,递给晴雯道:“明儿替我放在太阳底下晒,小心莫被别人拿去玩了。”

 睛雯接过瞧了瞧,道:“什么好东西,谁希罕呢。”嘴上虽这么说,心里却有点佩服那荷包的上的针线。袭人于侧床上偷偷听着,隔着纱帐瞧见晴雯手里的荷包,恼道:“他昨晚定然去胡闹无疑的了,那荷包不知又是哪个混账东西送的哩!”

 心中又气又苦,几呕出血来。此后便与宝玉冷战了数日,任之如何低声下气甜言蜜语,只是连手儿都不肯让他碰。天气愈来愈冷,这日更是阴霾欲雪,宝玉想起近日薛宝钗在家养病,还未去探过她,便出了院子往北而去。

 到了梨香院中,先入薛姨妈室中来,正见她分派针黹与丫鬟们,宝玉忙上前请安。薛姨妈一把拉了他,抱入怀内,笑说:“我的儿,这冷天难为你还想来,快上炕暖着罢。”

 命人去倒了滚滚的热茶来。宝玉问:“哥哥不在家?”薛姨妈叹道:“他是没笼头的马,天天忙不了,哪里肯在家里呆一日。”

 宝玉又道:“姐姐可大安了?”薛姨妈道:“好些了呢,她在里间不是,你进去吧,里间比这外边暖和,我收拾收拾就进去和你说话儿。”

 宝玉便下了炕,来至里间门前,掀帘迈步进去,就瞧见宝钗正在炕上作针线,头上挽着漆黑油光的鬓儿,身着蜜合色棉袄,玫瑰紫二色金银鼠比肩褂,底下葱黄绫棉裙,一色的半新不旧,毫无奢华之感。宝玉道:“姐姐可大愈了?”

 宝钗抬起头来,见是宝玉,连忙起身下炕,含笑答道:“已经大好了,倒多谢记挂着。”说着让他在炕沿上坐了,即命莺儿去斟茶,一面又问老太太、姨娘及众姐姐妹妹们可都好,宝玉一一答了。

 两人坐在炕上说话,聊了些许时候,宝钗瞧瞧宝玉,忽笑道:“成日家说你的玉,究竟未曾细细的赏鉴,我今儿倒要瞧瞧哩。”说着挪近他身边来。

 宝玉忙凑了过去,把那块灵通宝玉从项上摘了下来,递与宝钗。宝钗托在掌上,只见那玉大如雀卵,灿若明霞,莹润如酥,又有五色花纹缠护,正面注云:莫失莫忘,仙寿恒昌。

 反面注云:一除邪祟,二疗冤疾,三知祸福。宝钗翻来覆去的细瞧,口内喃喃道:“莫失莫忘,仙寿恒昌。”念了两遍,乃回头向莺儿笑道:“你不去倒茶,尽在这里发呆作什么?”

 莺儿嘻嘻笑道:“我听这两句话,倒象和姑娘的项圈上的两句话是一对。”宝玉听说宝钗有一只金锁,只是从未瞧过,忙笑道:“原来姐姐那项圈上也有字,快让我赏鉴赏鉴。”宝钗面上掠过一抹薄晕,道:“你别听她的话,没有什么字。”

 宝玉见宝钗面似芙蓉,眼如水杏,唇不点而红,眉不画已翠,鲜媚非常,心底生出亲近之感,拉住她的手,笑央道:“好姐姐,你的不让看,却怎么瞧了我的呢?”

 宝钗被缠不过,只好道:“还不是因人给了两句吉利话儿,所以錾上了,叫天天都带着,不然,沉甸甸的有什么趣儿。”一面说,一面解了胸口排扣,从里面大红袄上将一只金芒灿烂的璎珞掏了出来。

 宝玉接住那锁观看,果见其上有两句吉谶,正面刻着四个篆字,注云:不离不弃,后边也有四字,注云:芳龄永继。他念了两遍,又念自己的两遍,笑道:“姐姐这八个字倒真与我的是一对。”

 莺儿一旁笑道:“是个癞头和尚送的,他说必须錾在金器上…”宝钗不待她说完,便嗔还不去倒茶,岔开话题又问宝玉从哪里来。两人此刻处得极近,宝玉闻到阵阵凉森森甜丝丝的幽香,不知系何香气,遂问:“姐姐熏的是什么香?我竟从未闻见过这味儿。”

 宝钗笑道:“我最怕熏香,好好的衣服,熏的烟燎火气的做什么。”宝玉道:“既然如此,这又是什么香呢?”宝钗想了一想,笑道:“是了,是我早上吃了丸药的香气。”宝玉笑道:“什么丸药这么好闻?好姐姐,给我一丸尝尝。”

 宝钗笑道:“又混闹了,连药也能乱吃的?”宝玉还要纠缠,忽听外面小丫鬟说:“林姑娘来了。”话犹未了,已见林黛玉婷婷袅袅地掀帘进来,一见炕上的宝玉,便笑道:“嗳哟,我来的不巧了!”钗、玉二人忙起身让坐。

 宝钗笑道:“这话怎么说?”黛玉道:“早知他来,我就不来了。”宝钗柳眉悄扬,道:“我更不解这什么意思了。”黛玉笑道:“要来一群都来,要不来一个也不来,今儿他来了明儿我再来,如此间错开了来着,岂不天天有人来了?既不至于太冷落,又不至于太热闹了,姐姐如何反不解这意思?”
  • 背景: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
  • 字号:   默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