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

三喜_第95章

WingYingCtrl+D 收藏本站

  我方扭头踏出数步,蓦地有人从门后追出,喊道:“三喜!”

  一回头,看清来人,也不由一唤:“——大哥?”

  大哥一见是我,惊喜之情言溢于表:“果真是你,好在阿九眼力非凡,要不然——”他话语未尽,先看了看我,眼里闪过一丝困惑,可也并未急着问,只道,“先进门,进门再叙。”

  大哥将我领进门中,我晃了一晃神,实未曾料到,时隔三载,我居然还有再回来的一天。大哥又叫了我一声,我才跨步而入。

  路上,大哥话语不断,我举目环顾家宅,只觉即熟悉却又陌生。

  大哥带着我去了写意居,他现在已经收了心,院子没了过去的热闹,反是变得清净怡人得多。这时节,上京早已入冬,汴州这儿还有些暖意。

  “来,坐。”我和大哥在亭中坐下来,对后头一人道,“阿九,奉茶。”

  我瞥了一眼那叫“阿九”的侍仆,发觉这下人长得实在高头大马,面目也有别于旁人,谈不上好看还是不好看,眉眼倒是有点眼熟的。大哥见我端量他,脸上一哂,道:“小弟莫见怪,阿九他……并非汉人,可也不惯旁人这么打量他。”

  我忙收回目光,道:“是三喜唐突了。”

  大哥“哎”了一声:“现在总算回了家,小弟莫要拿出京里那套规矩,尽管随意些。”

  之后,大哥便和我叙旧。他只字不问我为何会出现在此地,又为何是这样的打扮,只问我路上的一些事,是否有人照拂,盘缠可够用,言语间不说关切,但好意还是有的。饮茶两杯,我也不迂回,直接说明来意,大哥想是已经料到,说:“父亲做主,将三姨娘葬在义庄后头的坟山上,和四姨娘的坟头立在一处。

  贱妾身份低微,生前上不了厅堂,死后也入不得祠堂,哪怕是生下五妹的四姨娘,也是如此。

  后来,大哥亲自送我出门,在我去前挽留道:“你何不等到父亲归府,见了他一面再走?”

  “不了。”我朝他拜道,“三喜不孝,不能侍奉父亲左右,恳请大哥代小弟尽一份孝心,下辈子,必当还报此恩。”

  大哥闻声长叹,抬手按了按我的肩头,欲言又止,终是道:“山高水长,四弟,你多珍重。”

  我和大哥别过,翌日一早,就只身去了坟山。那儿的坟头不计其数,费了好些工夫,才找着了姨娘的坟。我拿出金纸烧了,在坟前磕了三次头,然后便下了山。

  回到客栈,我便对张袁道:“总管随我出府游外,也有些时日了,京中事务繁多,不如尽早回去复命罢。”

  本来,张袁送我到申城,就该回去,想是有命难违,又伴我走到现在。张袁道:“那不知,沈爷之后有何打算?”

  行走在外,他们不便喊我少君,便唤我声沈爷,我也就听之任之。

  我慢慢朝向窗外,瞧着熙熙攘攘的街头,心头竟是难得的轻松,只道:“走一步,是一步罢。”

  三日后,我和张袁道别。

  他执意留了两个人跟着我,张袁对他二人道:“今后,你们不再是徐府的下人,而是沈爷的人,听明白了么?”

  “明白。”那两人低头应道。

  张袁又转而对我说:“今后,他们跟着沈爷。沈爷如果高兴便留着,用着不顺手,发卖了也是沈爷自己的主意,小人绝不会过问。”

  这两个下人皆是徐府的家生子,我若是不要他们,他们断也回不去徐府。到底姜是老的辣,张袁摸清了我的脾性,自知我必会留着他们。

  他走之前,细细嘱咐了下人诸多琐事,又郑重地将一个玉牌交给我,道:“沈爷拿着此物,不说各地账房可取银钱,便是官府也要礼待三分,出门在外,事事当万般谨慎。”

  我深知自身斤两,也不假意推辞,便承下了这份好意。

  送走张袁等人之后,我也带着两个从仆启程了。

  我们先是去了阐县,因为天渐渐寒冷,就逗留了一月,等过完了年,就坐船顺着扬水,去了鞅城。这一路上,我遇到了不少事情,也见着了不少人。离京城越远,街上除了平头百姓,还有不少江湖客。有些人只一面之缘,有些人则有幸同坐一桌,也有些人一见如故,明天就各奔东西。

  我在每一处地方,待的时间都不长久,往往对这地方风土人情有三分熟悉,就收拾行囊离去。

  四月,春暖花开,我游历到了陈州。

  我在各处行走,又有徐家的侍从紧紧跟着,不免走漏风声。每到一处,大多时候,都有人前来接风洗尘,有些是徐府庄子里的人,有些则是徐家旁支的子弟。他们多数不知我确切身份,只当我是徐家的贵人。前者向来不多加打扰,后者则是大献殷勤。到了陈州,陈州知府和京中徐家算是不出五服的亲缘,早早就派人候着我。

  陈州知府有一个能说会道的主簿,姓傅,我就唤他一声傅先生。在陈州几日,傅先生便带着我等四处走动。陈州虽然不及安阳、申城等地,但也算是富庶,而陈州街市有个不同于其他地方的一点,便是人市。顾名思义,人市就是贩卖奴隶的地方。

  人市每月十五开市,傅先生便带我去瞧一瞧热闹。只见前排一个个人头跪着,有大有小,有男有女。这些人,被人买回去之后,可为奴为婢,也有当脔宠和做妾的。

  我扫过一眼,只见那些奴隶各个蓬头垢面,可在后头的三四个,却衣着齐整,不管男女,脸上皆上了妆。他们周围聚了好些人,看打扮也是本地富贾,有别于他人,而那几个男女的身边,居然还有官府的人看守。傅先生素是精明,见我困惑,便解释道:“那几个乃是尻,因家中犯事,充入贱籍,可到底是奇货可居。其中未曾婚配者,便由官府许配良人,这些年纪稍长、已过嫁人生子的,就没这么好运了。”

  便看那数人确实年纪稍大,却个个面色麻木,双眼暗沉无光。

  傅先生叹道:“这等落入贱籍的,多被常人买下,生了孩子以后,若是不得宠,往往夫家又会又将人给转卖。此等行径,多是下九流为之,为旁人所不齿。”

  不等他说完,我便扭开头,挤出人群。

  • 背景: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
  • 字号:   默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