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

谢池春_分节阅读_51

飘绿如意Ctrl+D 收藏本站

齐王到底年轻,面上浮起些许难堪和委屈之色,然而很快就被他压了下来,什么也没说,默默立回自己的角落,微微垂下了头。

自从太子被废、淑妃病倒以来,这个本就宽厚少言的年轻人,愈发沉默的叫人心疼。然而他一句都未曾替兄长和母妃向昭宁帝分辩或求情,只是默默做着力所能及的、不逾矩的照顾。

御座上头的昭宁帝把一切都看在眼里,眉心微皱,却没有发声。

一个是废太子一母同胞的幼弟,一个是中宫嫡出大难不死的皇子,傻子都知道哪个才有可能在将来一言九鼎。不少人带着几乎是怜悯的目光看着齐王,来日宁王上位,这个只知道在下头折腾农垦水利的皇子,能太太平平携家眷去封地就已经是顶顶好命了。

这日的朝会上,昭宁帝宣布了两个重磅的消息,进一步落实了百官们的揣测。

迁吏部尚书崔吉为尚书省右仆射,协理六部。

又令嫡子宁王妥善休养,身体恢复后即入中书省观政。

诏令一出,下头嗡嗡声一片,却无一人敢出面相驳,连素来以诤臣自诩的御史台那几人也识相的保持了沉默。

太明显了,不管是出于安抚弥补、还是已经拍板定案,总之昭宁帝是摆明态度要扶持嫡子上位了。

吏部尚书崔吉出身清河崔氏,与宁王外祖、大学士崔焕同属嫡枝,乃是未出服的堂兄弟,妥妥的宁王党。

而宁王,当初废太子当政时,为避嫌更为避锋芒,不得不退让,只在刑部、工部等几个无关紧要的地方轮换着待了待,还为了不扎太子的眼,俱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,摆出一副“无心政事”的模样。如今二十年风水轮流转,终于扬眉吐气,皇帝金口玉言直接令其进入最核心的中枢观政,其背后用意,还用说吗?

是以宁王虽仍旧不脱病容、向皇帝谢恩时努力摆出“诚惶诚恐”的态度,其志得意满之态,却几乎抑制不住了。

只有离的最近的张公公才敏锐的察觉,昭宁帝的眉心,仿佛皱的更紧了些。

远远的,下头人堆里,卫涟下意识的抬头望向御座的方向,那个端坐如山、威严万方的男人,与前日傍晚颓靡醉倒在兄长怀中的人,渐渐仿佛融合交叠,最终揉成了一声细不可闻的叹息。

待到散朝,百官再度鱼贯而出,渐渐从偌大的皇城里散佚离去。卫涟与兄长边走边交谈,目光略扫,落在远处一个有些孑然伶仃的背影,再移不开了。卫泠顺着他的目光看过去,轻声叹道:“齐王殿下……也是不容易。”

卫涟默然垂首,片刻后抬起头来,对身旁兄长低声道:“阿煊与我自幼交好,纵然废太子……哥哥请先行一步,我去寻他说几句话。”

卫泠看着他,眉眼间有些犹豫,不过终究没有阻止,目送着他去了。

青砖铺就的步道上,齐王神情漠然,独自往长春宫方向迈步而行——淑妃仍旧病着,他这些日子来亲侍汤药,未尝废离。他的周围仿佛有斥力似的空出了一圈,无人上前作哪怕最基本的寒暄。各种含义丰富的目光针刺一般落在他身上,让这个年轻人的背脊愈发挺直,那是流淌在血脉里的骄傲,无论身处何等境地都不容摧折。

卫涟的目光中渐渐带上了他自己都未曾发觉的关心与悲悯,他快步上前,轻快的拍了一下对方肩膀,含笑道:“阿煊且慢行些。”

掌下的身体微微一僵,这才有些不可思议似的转身回来,看见面前目光温暖含笑而立的少年,一瞬间神情仿佛极为动容的样子,然而立刻就忍住了,只是绷着的表情中绽开一丝笑意:“阿涟,寻我有事?”

齐王个子高,卫涟需得仰头才能对视他的眼,他叹了口气,低声道:“我那儿新得了几支极好的灵芝,养心安神、滋肝健脾最好不过,回头就叫人送到你府上。淑妃娘娘吉人自有天相,你也别太担心了,自己身体也要顾着的。”

齐王凝视着面前的少年,肤光胜雪,眉目如画,神情间是掩不住的关切。他俩年岁相近,打小儿宫学里开始就比旁人更亲近些,只不过两人一个“朴实讷言”,一个“冷淡傲气”,总是他被他欺负的多数。望着面前不断开合的淡樱色口唇,他的神思渐渐恍惚开去……阿涟也许并不记得,可自己却永远无法忘记——去年,废太子府那一角别院里,欢意香重重的撩拨下,这双唇是多么的温软甜美,让人恨不能永世沉沦,不愿醒……

“阿煊?阿煊?”微扬的声线将他从短暂的虚幻中拉了回来,他回过神,略带歉疚的看着卫涟面露担忧的模样,浅浅笑了,是一如既往的憨厚温暖:“我没事,阿涟莫担心。”言毕,仿佛为汲取力量似的,用力握了握他的手,然后转身离去。

大庭广众之下,卫涟并不好多说什么,只得继续担忧的望着他背影,心中暗自盘算着,阿煊自小被淑妃与太子护于羽翼之下,竟是养出了极为纯善的性子。来日若宁王一系咄咄逼人,自己又该如何护得好友周全?

他这里还在默默沉思,却未发觉齐王在转身的瞬间,那浓墨般深沉如永夜的双眸,还有嘴角悄悄爬上的,一丝诡谲的弧度。

第41章

接下来的日子里,废太子一事带来的余波渐渐平复,在昭宁帝的全盘掌控下,政事逐渐恢复有条不紊的状态,大周这架庞大而精密的行政机器又回到了正轨。

随着宁王健康状况逐日好转,许是心中宽慰,连养病多年的皇后都出现了好转的迹象,近来甚至开始在宫人的搀扶下往御花园游玩。到底是结缡数十载的元后嫡妻,昭宁帝十分欣慰,又往坤宁宫和宁王府送去了许多赏赐之物,玩器补品俱全。在有心人眼中,这些分明都是帝心所向的再次印证,因此,宁王这边愈发炙手可热,甚至连他本人都觉得,那个位置已经舍我其谁,只消过个一年半载,待事件彻底平息,自己头上便可顺理成章换成储君的赤金九珠冠。

在这样的大势所趋之下,莫说宁王本尊这里,便是其母族崔氏与妻族程氏这里,也如鲜花着锦、烈火烹油一般,煊赫无比,其势盛于一时。甚至连等闲宗室的车马与之在街头交会时,亦不得不退避让行。照说,崔氏与程氏都是书香门第百年世家,自有规矩章程,本不至这样气焰嚣张。但一方面也许是觉得宁王上位已是板上钉钉十拿九稳的事情,难以再生变数,不免骄矜自得;另一方面,世家大族支脉繁盛,总有些嚣张纨绔的子弟存在。因此,渐渐的,稗官坊间,就开始有些或抱怨或嘲讽的声音出来了。不过,如此极盛之势下,底下这点声音自是影响不了大局的,甚至都不一定传得到宁王集团核心人物的耳朵里。

与之相对的,淑妃的娘家、原本废太子的母族护国公府,则一夕之间倾颓萎靡,门第凋零。原本贵为储君的外甥被圈禁、母以子贵协理六宫的妹妹又病倒,家族寄予厚望的儿子被谪贬出京前途渺茫……护国公已经上了年纪,经此重重打击之下,年过花甲的老人再撑不住,没几日便病倒了,如今只靠老参汤吊着。这让本就愁云惨淡的护国公府更加雪上加霜。不说别的,万一国公爷熬不过真的去了,府中上下所有已出仕的男丁就得回家丁忧,三年后再想回朝,可谓难于登天。彼时朝中定已是宁王党一家独大,护国公府能全身而退已经是最好的结果,其门庭之衰败,几乎可以闭着眼睛想象了。虽然还有一位皇子外甥齐王,宽厚有余,势力手段皆无,靠着昭宁帝的怜惜,能自保就已经很好了。

这位所有人眼中“宽厚有余、却少心机”的齐王,此刻正跪在昭宁帝的小书房里,年轻俊美的脸上露出了多日以来的第一次真切笑容。

昭宁帝对幼子一向宽和,经历了废太子一事,这个小儿子表现出的良善、坚忍与孝顺,更加令他欣慰,淑妃总算还是教出了一个好孩子的。此刻见他难掩兴奋的笑容,昭宁帝含笑问到:“阿煊,何事如此高兴,说与朕听听?”

齐王正等着他询问,于是忙不迭从怀中掏出一个半尺来长的锦袋,小心翼翼打开,里头竟然是几株绿绿的麦穗,可惜尚且幼嫩,谷粒青瘪。

昭宁帝疑惑的挑起眉:“这是?”

齐王咧开嘴笑了,强抑着激动的样子,却仍掩饰不住声音的微微颤抖:“父皇,旱稻!乾州的旱稻,种成了!再有月余就能成熟收割了!”

昭宁帝一愣,旋即喜上眉梢,大步上前亲自握住儿子的手臂将他用力拉起来:“好!”又接过旱稻呈样仔细翻看,心中更加欢喜,重重拍了拍小儿子的肩膀:“这是活黎庶、利社稷的大事,阿煊,做得好!”

  • 背景: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
  • 字号:   默认